第229页

作品:《清穿之贵妃长寿

    从去年过年前,主子就发现了,八阿哥似乎不良于行。起初还能说,有的孩子学走路晚,八阿哥就是个慢性子的孩子。可等过了年,满了周岁,嘉妃才不得不承认:八阿哥的一条腿似乎没有力气,站起来也不能迈步,只靠另一条腿撑着,孩子自然不敢走路。
    浓黑的绝望几乎要吞没她。
    可她不敢跟皇上开口:宫中规矩,若有人生下残缺的阿哥,皇上以后就不会允许她生育了。否则若再是残缺,岂不是打了皇室的脸面。虽说八阿哥不是面上的残缺,但随着他一天天长大,不良于行是瞒不住的。
    圣祖爷庶妃戴佳氏所出的的七阿哥就是天生残疾,虽然后来被封为多罗淳郡王,但终生也只能敬谨小心,安分守己,其母也是为此终身只有这一个儿子,一路都是庶妃,最后才勉强封了妃位。
    而淳郡王倒是有七八个儿子,因他不出色,两代皇帝也都没有重用其儿孙的意思,如今除了世子承袭了爵位外,其余都是封个封国、封恩将军,在京中闲散度日罢了,这可是爱新觉罗根正苗红的子孙,才不过三代,就落寞成这样,嘉妃想一想,自己的儿子和孙子将来要过这样的日子,就心如刀绞一般。
    偏生在外头还不能露出来。
    只是几次三番催逼着赵太医替永璇诊治。
    可这是娘胎里带出来的病,赵太医是好大夫,又不是挂名的神仙,实在是没法了。
    这次东巡,嘉妃也就绝望了。
    但在外人跟前又不敢露出来,陪着皇上的时候还要说笑如常,十分煎熬。
    此时嘉妃正拿了剪刀修剪一株花。
    说是修剪,不如说是狂剪。
    一盆上好的山茶,好容易开的碗口大小的花,被她剪得七零八落,直到连绿叶都不留,给人家剪成了秃头才罢休。
    紫云在旁边看的心惊胆战也不敢劝说。
    半晌嘉妃才回头问道:“事情办好了吗?”
    紫云一个哆嗦:“办好了,娘娘,这回阿哥身边带的两个乳母,一个是咱们的人,一个是内务府的人。”
    嘉妃随手扔掉剪刀,然后又让太监们把这盆花悄悄从后门抬走扔了,别让人看着。
    她拍拍手,坐在榻上,娇艳的脸上一片阴沉:“既如此,等圣驾到了济南行宫,就办吧。”
    “这几日不好去打扰皇上的。”
    果然皇上祭拜完孔圣人,心情极好,于是只在曲阜停留了两天,就马不停蹄的赶往泰山。
    五岳之首,泰山之巅。
    第60章 泰山
    自秦始皇以来,  在泰山上封禅的只有六位皇帝,基本都集中在汉唐时期,宋真宗斗胆去了一回,险些被天下读书人喷死,  于是之后的皇帝都只敢祭祀。
    满人做了皇帝,  自然更不敢行泰山封禅之举,  只能大兴祭祀之礼。
    然而对于妃嫔来说,更重要的却是要拜一拜泰山上的碧霞元君这位最灵的子嗣之神。
    泰山极顶之南,  碧霞灵佑宫。
    灵佑宫大殿多年不开,普通百姓只能在香亭中求祷泰山娘娘。但此时帝王一家子到了,  自然立刻大殿广开。
    观主带领全观道士在外跪拜逢迎——甭管之前侍奉的是什么厉害的神仙,县官不如现管,  见了人间天子,  还是老老实实的好。
    大殿左右还有东、西配殿。
    东配殿祀眼光娘娘,  主祛除疾病邪祟,  眼明心亮。西配殿祀送子娘娘,  掌管生子,可以在这里求个福签儿回去挂着。
    所有妃嫔自然都去西侧殿拜送子娘娘,  得了阿哥的希望再得阿哥,  没有阿哥的希望得第一个阿哥。
    其中以舒嫔最大手笔。
    灵应宫的道士可不是没见过世面的道士,  仍旧叫舒嫔用来拜敬之物惊掉了下巴。
    而娴妃只是按着礼数封了贡奉,然后就俯身虔诚而拜。
    唯有高静姝不同,  她在此殿依礼拜过后,  就去了暂时无人问津的东配殿。
    眼光娘娘,  这可符合她的专业,她一定要来拜一拜。
    而且眼光娘娘除了保佑眼明心亮,也保佑身体健康。她无再求子嗣的心愿,  她只要和顾一生平安健康,快快乐乐。
    紫藤刚扶了贵妃起身,只觉背后一片阴影堵在门口。
    高静姝回头,逆着光看不清来人的脸,直到她走进来,高静姝才看出,这是嘉妃。
    嘉妃也是一怔,然后笑道:“贵妃娘娘也是来祈祷公主身体康泰的吧。”
    高静姝心里想着皇后的话,见嘉妃完美无暇的笑容,忽然有点胆寒,做了母亲后,才有更深的体会,事涉孩子,母亲是最难忍耐的。
    比如纯嫔,从前再茶里茶气,可高静姝不过说了一句孩子见罪于皇上,她就当场撕破脸急了。
    可八阿哥腿脚不好,嘉妃居然能在人前一点破绽都不露。
    高静姝如今见着嘉妃就头疼,只是点点头就走出去,不肯跟她呆在一个屋里。
    她往视野开阔处走去,站在这泰山之巅,道观之香火最旺盛处,举目四望,果然风景奇绝。
    其实泰山她来过几次,半夜跟同学一起爬山,在山顶租帐篷一起等着日出。
    正殿里,皇上御笔为灵佑宫题匾额,乃“福绥海宇”四字,再亲自从正殿拈香行礼。
    最后更从外头的香亭外,亲手弯腰捡了几块泰山石,亲手包在手帕里交给李玉:“带回宫中供奉在宝华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