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7页

作品:《神也别想拦着我搞基建

    他们现在发现了某个新的步骤可以帮助纸张成型。以前的步骤是,某种树的树干砍成一块块,浸泡一段时间,打磨成浆,经过石灰水的洗礼之后制作纸张。
    但是现在他们浸泡树枝的时间加长,加入石灰水的时候不再只是浸泡,还要加上煮沸这个步骤,之后纸张就比较容易成型,且并不脆。
    云泽让他们继续改进,如果可以书写印刷的纸张造出来,造纸厂每一个工人都能分到一袋麦子,工头另有糖、盐、酱油等物。若是造出纸张来,对他的基础教育普及是有大用的。
    他现在办的这个学校,说是说技工学校,但是文化课每天都要学。如果有比较突出的,云泽就准备留下自用了。他这里可还缺了许多识字的人手呢。
    其实其他学生,能学出来的,都会是云泽未来的工人。他做慈善,也做生意,他负责培养这些孩子成材,这些孩子日后为他工作,学杂费会在未来的工资里慢慢扣。
    第一批学生是云泽下属里的孩子,若是奴隶身份,那就强制要求参与,若是自由人,他们自己决定(基本上都同意了)。另外还有美尼斯这边下属的子女以及太阳神殿年纪较小的僧侣们。
    “七百多人……人数好像超了一些,是不是应该有个入学测验筛选掉一批?”云泽的手指摩擦着手指上大了一圈只能缠一圈红绳子的戒指,他陷入沉思。
    资源有限,自然还是应该择优录取。而且,也应该提供一些名额给附近平民家庭的孩子。
    这些孩子的水平都不一样,要测试什么好呢?
    第111章
    “一枚熏香烧完的时间内, 来回跑一圈樱桃树大道或者背诵泰锡法律全文?”
    神子殿下开设的‘职业技术学校’开设了一个很奇怪的招生条例,跑圈和背法律, 年纪大任务量大, 年纪小任务量小, 但都有一些难度。六岁以上,十三岁以下的孩子, 无论男女,对自己有信心都可以前来一试。测试时间就在三十日以后, 测试地点就在樱桃树大道。
    所以,职业技术学院是什么?
    为什么神子殿下要对年幼的孩子招生?
    还是往年顶着太阳,炎炎夏日在樱桃树下摆摊送凉茶那几位大哥,他们就开始介绍, 这个职业技术学校是什么, 有什么用,招生又是什么意思等等。
    “这位阿哥,你是说, 这些孩子学好出来能直接为神子殿下工作?”库里人的表情就好像听到说这个大学毕业之后包分配国家事业部门,一伸手就是铁饭碗一样。
    这可真是太吸引这些没有门路的普普通通的库里人了。
    “但是,学手艺都是要钱的, 我们家出不起钱。”
    许多人都心动了,可是拦路虎很大, 那就是贫穷。在哪一个时代,跟着别人学习吃饭的手艺都是要付出代价的,这个时代要付出的代价尤其重。很多人家为了让子女学手艺, 甚至把家里的牛卖了,那可是家里最大的资产,可比现代一栋学区房。
    神子要开这个学校,教人手艺,听说还包一顿餐,怎么可能不收钱?这要不收钱,神子殿下这么点钱还不够赔的。
    负责宣传的那个士兵就笑起来:“殿下说,考虑到大家一时间拿不出多少钱,所以这些学习费用和吃饭的费用可以先不给。等这个孩子以后学成了,开始工作了,从每个月的工资里扣除三分之一,一直到还完为止。一般来说,也就是三五年。如果连居住的地方也没有,可以住到学校里去,房租很低,同样以后结算。”
    他又说:“殿下说了,孩子勤劳聪慧有毅力,没钱也没关系,不要让他们错过这一次机会,不要让贫穷成为孩子上进的障碍。如果因为没有钱,耽误了这些孩子,他也不忍心,所以想出了这个办法。先学了,长大后再还学费和用餐费用。而且这一笔钱并不多……”
    士兵报了一个数字,确实不太多,至少绝没有一只牛贵重,大概等同一只羊?如果孩子认真一点学,三五年就能出师赚钱,到那时这一笔钱就不算大问题了。
    “不要让贫穷成为孩子上进的障碍”这句话狠狠戳中了在场父母的心。一个年轻父亲当场红了眼睛,他已经知道生活艰辛是什么滋味,他很想自己的子女不要像自己这样活得那么失败,但是他不知道怎么做。好像所有通向幸福的门都对他这样的家庭都是狠狠关闭的。
    难道他们不知道孩子学一门手艺,比种地轻松体面吗?难道他们不知道一个人学了字会有更好的前程更好的婚姻?难道,他们不知道怎么才是对孩子好?
    他们知道!
    可是没用,知道,却做不到。一般的匠人只会将手艺传给自己的子女,他们除非给出一头牛,或者把孩子送给别人家当儿女,否则绝无可能让人同意教他们孩子学习手艺。至于字,那就更难了,他们这样的阶级,根本接触不到这些,想去问一问都不知道那门朝着哪儿开。
    “这位大人。”这个年轻父亲红着眼睛看着士兵,“不是库里居民也可以吗?我们就在城外。”
    “殿下说了,拿着身份介绍就可以,库里居民,或者外面的村子里的,都可以。只要过了考核,男孩、女孩、贫穷、富有,都可以。殿下特意交代过,街上的流浪孩子若是想要试一试,可以去找负责的官员要证明,他们会开的。”
    这个士兵怕有人站得远没有听清楚,又很大声地将这个消息重复了一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