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9页

作品:《拐个太子当兄长

    “我也一起去吗?”濯缨有些不解。
    宋佑安点头:“当然。”
    “我还是不去了吧?你与别人有约,带着我不太妥当。”
    宋佑安皱眉:“不太妥当吗?”
    濯缨重重点头,心想,这不是废话吗?青年男女幽会,带个妹妹算什么呢?
    “我跟她不熟,你同去无妨的,说不定会更好一些。”
    濯缨在这方面没有经验,认真想了想,觉得可能也有那么几分道理。
    当然,或许是因为京城灯会对她的诱惑比较大。
    暮色刚一降临,宋家兄妹就辞别母亲,出门看灯。
    陈宜玲约的地方是望月楼,京城看灯最好的地方。
    她为了显得身姿窈窕、姿容清逸,穿的有些单薄,站在望月楼外最显眼的地方等待。
    宋佑安一眼便看见了她,当即皱眉。
    陈宜玲显然也留意到他了,眼睛一亮,向他招手:“宋……”她视线微转,看向宋佑安身侧的女子。
    心里忽然有点慌。
    濯缨知道,这大概就是与长兄有约的姑娘了。
    “原来是陈小姐。”
    “宋公子,这位是……”
    “这是舍妹。”
    陈宜玲感觉自己瞬间活过来了:“这就是二小姐吗?只是闻名,不曾见面。今日一见,果真是神仙中人啊。”
    濯缨被夸得有些不好意思,柔柔一笑:“小姐说笑了。小姐才是仙姿玉貌,让人忘俗。”
    两个姑娘你来我往,似是互相欣赏,颇为投契,但濯缨到底也没忘记,今晚大哥是来干什么的。
    她不能在这里碍事儿,于是略微说几句话,她就借口要去猜灯谜,想悄悄溜走。
    可惜没能如愿。
    “正好我也想去猜灯谜。”宋佑安应声说道,“一起去吧。”
    上元节人多,他不放心让妹妹单独赏玩。
    陈宜玲站在离他们兄妹只有数步距离的地方,想看他们,又有些不好意思。
    濯缨拉一拉长兄的衣袖,小声道:“大哥,这位陈小姐衣衫单薄,在风中站久了不太好。”
    宋佑安经她提醒,这才注意到。姑娘家爱俏,这位陈姑娘身上穿的确实有些少了,小脸在冷风中微微发白,却仍强撑着站着。
    让人觉得好笑之余,又不由地心生怜惜。
    他轻咳一声:“前面不远处有家成衣铺子,陈小姐可用再添些衣衫?”
    他请了陈小姐先到望月楼雅间内坐下,室内毕竟暖和一些,又饮了一盏热茶,小姑娘脸色渐渐由白转红。
    宋佑安吩咐人给她购置衣裳,转而又好心对陈宜玲道:“天冷,姑娘家不该受冻。”
    陈宜玲笑眯眯看着,也不出声。
    小姑娘的眼神直白热烈,宋佑安心内一阵紧张,匆忙指了指外面:“看,灯!”
    看向身侧,陈姑娘犹在,二妹妹缨缨已然不知去了哪里。
    他心中一凛,起身查看,见妹妹就在望月楼外,并未远去,也就放下心来。
    京中花灯与边关相比,自有许多不同之处,濯缨觉得新鲜极了。
    望月楼外,有人摆出花灯,猜对灯谜即可相赠。
    濯缨颇感兴趣,不留神不知被谁踩了一脚。
    她抬眸望去,见是一个十七八岁的富家公子。他眸中闪过惊艳之色:“……姑娘看上了哪一盏灯?我赢来送给姑娘可好?”
    濯缨:“……”
    她摆一摆手:“不用了,我就是随便看看。”
    “相逢即是有缘,姑娘切莫客气,只当是我向姑娘赔罪。姑娘看上了哪一盏?”
    这人格外执著,甚至伸手去拉她胳膊,试图让她指给他看。
    濯缨皱眉,暗道麻烦,她正要挣脱,困着她手的力道却陡然松懈下来。
    “疼疼疼……”富家公子脸皱成一团,身体不自觉后退了几步。
    一只手钳着他的手腕,而那只手的主人正是太子殿下。他眉目清冷:“还动手动脚吗?”
    “不敢了,不敢了。”富家公子急忙表态,豆大的汗珠自额头滚落,“大侠,大哥饶命!”
    他态度转变如此之快,让濯缨有些想笑。
    太子松开了那个富家公子,轻斥一声:“还不滚?”
    富家公子捂着手腕,看一眼这个眉目清冷的公子,狼狈离去。
    “方才多谢殿……”
    谢泽打断了少女的话:“三,我排行第三。”
    濯缨略一思忖,从善如流:“多谢三公子。”
    人在外面,还是不泄露身份吧。
    “你不是会功夫么?刚才怎么……”
    “正要动手呢,三公子你抢先了。”濯缨有些遗憾。本来还想活动一下呢。
    谢泽眉梢一挑:“如此说来,倒是我的不是了?”
    “没有没有。”濯缨连忙摆手,认真道谢,“三公子今日大恩,我铭感五内。”
    “报答吗?”谢泽理了理衣袖。
    “嗯?”濯缨一时没反应过来。
    谢泽眸光轻闪:“不是说大恩吗?现在给你个报答的机会。”
    濯缨有点发懵,这是个挟恩图报的意思?她小声问:“什么?”
    “上元佳节,可愿陪我一起赏灯?”
    灯火通明,人来人往,年轻的太子殿下眼底蕴着浅浅的笑意,就那么看着她。
    上元节热闹,望月楼附近看花灯的人又多,远处人声鼎沸,可这句话却一字不差地钻进了濯缨的耳朵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