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作品:《总裁班的许千山》 局面僵持不下,郑旭又飞去香港跟歌手方面沟通,真正体验了一把什么叫“没有话语权,挥着人民币都得不到尊重”。直到后来,对方团队稍稍认可了郑旭的专业水平,沟通才顺畅一些。终于初稿通过的时候已经是一个月之后。
这项目过程很痛苦,但结果很是不错,因此也给郑旭培养了一点儿信心,他觉得自己好像是有出路的,不用回家卖保险去。虽然这活儿跟音乐关系没那么紧,毕竟也算是对口,郑旭有了底气,又愿意见许千山了。
完全不想的时候还好,一想起来便一发不可收拾。郑旭想许千山想得不行,见剩下的监棚什么的有专业团队用不上他,立即买了机票通宵飞回北京。郑旭本来记着第一时间给许千山打个电话,但还是没熬过困意,回到家行李都没收拾,倒在床上就不省人事,睡了一天一宿。
第二天,郑旭是被电话铃声吵醒的。他迷迷糊糊地接通,就听到了阿杉的声音:“旭哥,怎么前两周打你电话打不通啊?”
“忙呢,去了趟香港。”郑旭揉了把脸,打起精神跟阿杉聊天儿,“跟你女神谈合作。”
阿杉立即上钩,怪叫一声,逼着郑旭给他签名照。郑旭逗了他半天,才告诉他早给他要了签名唱片,回头就给他寄过去,又问阿杉打电话来干什么。阿杉这才想起来,说:“我没什么事儿,就问问你看没看千山那篇稿子,那什么时尚杂志九月载的。我/操,文化人就是不一样,写得可好了。”
感慨完,阿杉又想起来:“哎,我也是多余一说,千山肯定给你看过了,嘿嘿。”
郑旭反应了一会儿才意识到阿杉说的是许千山给那个暑期实习杂志社写的稿子。他被阿杉这句“嘿嘿”给嘿得莫名其妙,心想阿杉什么时候开始看时尚杂志了,又不想跟阿杉说他跟许千山的事儿,随口敷衍了两句就挂断了。郑旭又在床上发了一会儿呆,想着这个夏天里与他快乐厮混的许千山,洗了把脸就出门去了书报亭。
都是两个月前的杂志了,附近的书报亭里已经售罄,郑旭又转身去旧书市场淘。许千山实习的这杂志销量其实挺大的,但郑旭对杂志业不熟,花了一整天时间,淘遍了旧货市场,才终于找到了一家没退余本的书商,把阿杉说的这期杂志给淘了回来。
毕竟是许千山的第一份特稿,郑旭存心要道歉,就得表现表现。他掏空了钱包里的现金,把人家书店三十多本的杂志余本全买了,店家喜笑颜开,送了个小的编织袋给他装起来。郑旭拎着编织袋出了店门,当场就想给许千山打电话。但他转念一想,杂志都买了,不如先做点儿功课,到时候见面夸夸他。
一想到要见许千山,郑旭心里很是迫切,也不急着回家,就蹲在路边翻看起来。旧杂志散发出一股库房的味道。郑旭翻开目录,找到了阿杉说的那篇特稿。竟然是在音乐专栏。责编不认识,主笔许千山。
标题叫《棒喝无声:从醍醐乐队看中国摇滚乐队现状》。
许千山还是那副谨小慎微的姿态,一点儿不肯透露自己跟郑旭的关系,写特稿也把自己放得远远的,是个不动声色的局外人,记者视角。这视角从酒吧,跟到音乐节,转到livehouse,再到迷笛音乐学校。郑旭看着那一段迷笛的描写,心想,难怪那天许千山站在那块路牌下面。他是刚从迷笛采访回去。
许千山虽然听一些摇滚,但总体上不是做音乐的,对有些摇滚门类也没那么熟悉。郑旭看得出很多地方写得有些个小毛病,但编辑不在乎,郑旭也不在乎。
许千山写特稿跟写诗不太一样,没那么精致多情,显得辽远、开阔。郑旭看着许千山写醍醐的创立:“彼时,有千万支乐队像醍醐一样,在大江南北的角落里,在地下室和音乐节的草地帐篷中,在大时代的洪流与小人物的憧憬之间,萌芽而生”;写《棒喝》的发行:“醍醐期待这张专辑是对时代的一次棒喝,而它成为了时代对这群理想主义者的一次棒喝”;写醍醐的解散:“他们携带着摇滚的碎片离开。那碎片让他们不能简单地嵌入到原本的生活轨迹中。一定有什么是已经被改变的,不论更好或是更坏”;写醍醐的未来:“哪怕不被此刻的市场与资本认可,这些摇滚乐队对当代青年的影响都是难以撼动的。醍醐浇过,各有所悟……”
醍醐浇过,各有所悟。
郑旭死死盯着这句话,直到文字变成了难以辨认的笔画。醍醐浇过,许千山悟到了什么?郑旭是没有悟到的。他不仅没有悟,也不希望许千山悟。可这篇文章就在这里,许千山的答案也都在里头。他什么都知道了。他根本看得一清二楚。
许千山什么时候知道的?是采访的时候在迷笛听说的吗?还是他那个喜欢醍醐的女同学?郑旭瞪着那些字,觉得受到了莫大的背叛,同时又有无限的酸楚。许千山怎么可以知道、怎么可以什么都不说,却又把这些都写下来?
郑旭的拇指抚上文章的署名栏。在那一刻,他不知道是更恨这个人,还是更爱他。
隔了两天,在兀那租的办公室里,张未然闲聊似的跟他提起:“《棒喝》这两个月销量不错啊,卖了一千张,回本有望了。”
郑旭听得出来他是什么意思。张未然这人精,肯定也看到许千山那篇特稿了。
郑旭问他:“你觉得这是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