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师,你丫闭嘴_分节阅读_353
作品:《国师,你丫闭嘴》 国师,你丫闭嘴 作者:之蓝
父亲挽着母亲,面容祥和,展颜微笑。
周军侯,唐屯长。她又唤了一声。然而他们都只是微笑,不说话,身上穿着崭新的军服,袖子上,有很熟悉的白鹰徽记。
师父……云泱子笑笑摇头:失无所伤,爱无所求!飘然远去。
而田秀才皱着眉头,他没有说话,眼睛却追随着顾柔,悲伤又复杂。
天空泛射着七彩的光芒,一切如梦似幻,明媚轻盈。顾柔仰起头,看见碧蓝的苍穹之上掠过一道无边无际的光,照遍她轻衣素簪。
顾柔的身子都轻盈了起来,她如痴如醉,欢喜又悲伤:我要死了!
这时候,光芒中一个声音传来:【我要小柔,我要小柔!】
她猛然地一醒,心里闪过念头。她已经走过了很长的一条路,现在,她要抵达终点,和另一个人一起抵达。
——阿父,阿母,师父,周军侯,唐屯长,田秀才,我要回去了。谢谢你们来看我。
“男君你不能进去!”屋外,周汤一帮不会武功的家丁婆子们七手八脚扯住国师衣衫。
屋外传来阵阵急促的马蹄,一人冲进院落,滚鞍下马,紫衣紫裙跌倒在雪地里,却又迅速地爬起。
院子里的丫鬟中有老人,一眼认出了她,流着眼泪叫了一声:“是沈大夫,沈大夫来了!”
沈砚真进到屋子里,银珠哭着迎她进来,支开那些婆子:“都让一让,都快让开!”
“药箱呢……”“我带了。”“换热水来。”“有的。”“来两个人搭把手。”“有的!”
沈砚真来到顾柔窗前,握住她的手,一手打开了被褥,满床的血。
“小柔,你醒一醒,别睡,醒一醒,我是砚真。”“你呼气,用力……”
在令人窒息的等待中,传来了一声嘹亮的婴儿啼哭。
刘青抱着国师的手松开了,他脸上挂着泪珠,怔怔地朝里面张望。
又一声响亮的啼哭,这一回是真的,竟然传来此起彼伏的婴孩啼哭声,一声吵闹过一声,像是在比谁嗓门更大。婆子们的惊喜叫声随之传来:“出来了出来了,还有一个!”“是双胞胎!”“哎呀,大喜呀……男孩女孩?”
国师跑到门口,郎妪和褚妪一人手里一个,刚刚剪断脐带,欢天喜地地捧出来给他第一个看:“男君,您看……”
他弃若敝屣,穿过两个妪中间跑进屋,扑到床前,握住她的手。
手心里还有一点暖气,他的心终于落地。
【卿卿……】
【夫主……】
几乎是异口同声地,她和他互相道:【我以后再也不同你吵架了。】
就在这段等待的时间里,他后悔极了,他想到和她说的最后一句话竟然以争吵结束,便心如刀绞。他暗自发誓,只要妻子平安,煮鹤焚琴又如何,他愿意砸了所有的琴。
“我以后不打麻将了,”顾柔带着哭腔,有气无力地道,“我要……相夫教子……”濒临死亡的一刻,她也曾经后悔至极,作为妻子仍有诸多不足。
说罢她头一歪。
“卿卿,卿卿!”他失控叫出声,身旁沈砚真轻轻拉了他一下:“没事,睡过去了,刚刚止血,让她歇会儿。”“……好。”
书房里焚香看茶。沈砚真和国师坐了一会儿,她告诉国师,自己修复的铁衣配方已经大体完成。
国师点头道:“比预料之中的竟快了数年,如今你可称青出于蓝的一代药师了。”
沈砚真笑笑:“师父不想让铁衣流传于世,然而我却修复了它,也算得上是悖逆之徒了吧。”
“倒也未必,看掌握在谁手中了。”
沈砚真犹豫片刻,道:“这件东西实在威力太过强大,我想再修改调整它的配方,使得他不会过度耗损人的生命,如此,也许可以让它不再害人。可是这件事情既隐秘又危险,我不知该去哪里进行,大宗师在江湖上颇有人脉,或许肯为我指点一二。”
“你就留下来,”国师道,“出去也不安全,冷太尉将你保下,你若贸然出现在江湖中,对于他绝非好事。他为你冒的风险不小,乃至押上身家性命,你总不至于这样连累他东窗事发罢。”
沈砚真急忙点点头,然而却仍有顾虑:“可是我留在东莱,对你们来说未免也太累赘。”
“不会,此处安全,何况她有你作伴,定然也会高兴。”
……
第213章 大结局(下)
一晃五年过去。
国观在朝廷中的影响算是式微, 但武学上却以大宗师慕容停为首,开创了新的巅峰, 气宗高手云集,武学人才辈出。而儒宗则在政治上大展拳脚,弟子门生遍天下,开口便以师夫子为荣傲。
朝廷里, 以钱丞相和冷太尉为首的两派官员依旧势同水火。这日,两位大佬又在朝堂上为了国库先拨款赈灾还是扩充军饷而争吵, 下朝之后, 冷太尉在丹犀上叫住钱丞相:“丞相大人,请你留步!”
“怎么,”钱丞相没好气地道,“太尉方才在朝堂上没有说够, 还要到本官面前说么。”
“公事本官也不必私下找丞相谈。”“那私事你我就更没话可说了!”
钱丞相拂袖欲走,被冷太尉拉住。
他惊讶恼怒地回头瞪着对方:“太尉大人不愧是武人, 真是蛮不讲理,几十万灾民将因你食不果腹,饿死荒野,还想要对本官动粗吗?”
“丞相, 军饷得不到补充,会有更多的人死于倭寇入侵, 不过本官今日不跟你争,这里有一件东西,是故人托本官交给你的, 请你拿好。”
钱丞相疑惑又恼怒地从他手里接过,当他一眼看见信封上的字体时,眼中的怒气顿时全数化为惊讶,闪烁着异样激动的光芒。
他用颤抖的手拆开信笺,只见到那再熟悉不过的字迹:
“鹏月,两位小儿四岁了,随母识文断字,尤其爱读你杂记,只是我居处偏僻不便搜罗,特同你求取一二,一点赠礼,权表心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