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十年代研究员_分节阅读_470

作品:《六十年代研究员

    “好的。我们刚才经过的是一个供销社,那边看着还有不少人,前面不远的地方应该是一个工厂……”
    徐言的声音在电流的影响下并没有什么感情和起伏,说的东西也是很无聊的一些事情,不过在场的人倒是听得热闹,除了记录数据之外的人外,都认真地听着。
    陆见则没有心情同那些人一起听着,他拿出一个笔记本写了起来,正是他之前没有写完了C++,他专心写着自己的东西,完全没有注意到那些人的动静。
    这一天的测试非常顺利,等徐言他们去到十五公里左右的时候信号就自动消失了,这十五公里算是极限距离了。
    陆见他们之后就将实验的成果还有资料上交了,现在邮电是一家,当然移动电话这一块也是交给了他们负责。他们会负责建设基站这一块的事情,而手机生产这一块机工部那边会负责安排的。
    陆见他们后续还会继续研究出信号覆盖范围更大的基站。
    在移动电话这个项目结束之后陆见手上的事情就更少了一些,他用半个月时间将C++给弄了出来,之后在花国的专业科学研究杂志上发表了出来,一时间花国的计算机行业引起了不少注意,大家都对这个建立在C语言基础上的计算机语言非常感兴趣,再加上陆见又是C语言的研发者,发表出来的也是详细,大家都开始研究了起来,还有不少人找陆见探讨起学问来的。
    再加上陆见他们项目组之后又一段时间的空,所以陆见就让一些人去计算机厂去帮忙了,在十月底的时候计算机研究所的计算机就被生产了出来,等到十一月份计算机厂就给清大计算机送来了之前答应好了的计算机,霍所长也很高兴,直接就在计算机系这边建立一个电脑机房。不仅如此,在清大众多教授的努力之下,他们直接在清大弄出了一个小型局域网,将三百多台的个人计算机给连接了起来,直接就能信息互通了。
    这一批计算机还在清大引起了不少注意,特别是计算机系的人,他们虽然读的是计算机相关的专业,但是他们还真没有见过真正的个人计算机,一时间不少人都聚集到了放计算机的楼下,只不过那边没有计算机系老师的同意根本进不去。
    毕竟现在计算机课时非常名贵的东西,再加上这些学生还没有经过很多的专业学习,开始的时候还是让老师先带着上课,过一段时间之后计算机系的学生就能凭借自己的学生证去计算机机房去使用计算机了。
    陆见这段时间已经将七七届的C语言给教授完了,手上带了两个研究生,现在清大里面人手比之前多了不少,陆见倒是不用继续上课了,只要带研究生就行了,还有就是时不时去上一些大课。
    陆振团给捐给清大的二百万早就已经到账了,每个学院都想争取一部分资金,可是钱就那么多,再加上那个新生入学,学校的领导商量之后就将这笔钱直接都给花掉了,一部分用来修建一栋新的图书馆,还有一部分则是修建一栋新的实验室,剩下的则是用来维修宿舍和教室,他们这边又不少建筑都需要维修了。
    当然捐建的实验室还有图书馆都会注明修建人的姓名,陆振团也算是在清大留名了。
    一九七八年可以说是花国历史上巨变的一年,1978年11月24日小岗村那边18户农民搞起了生产责任制,这样就是以后的家庭联产承包制的开始。揭开了花国对内农村改革的开始,大大解放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可以说是一个重大的变化了。
    等到了十二月份的时候,花国第十一届三中全会被召开了,也就是在这一次的会议上提出了“对内改革,对外开放”的一系列的经济制度和措施,自此花国开始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了。
    这一次的会议很重要,包括了农业上的家庭联产承包制,允许私营经济还有就是允许外商投资。
    陆见在这个会议结束之后就联系上了远在M国的陆振团,告诉了他现在花国的变动,陆振团也非常激动,虽然他知道迟早是有这一天,但也没有想到居然这么快,立马就有意再回花国一趟。不过被陆见给制止了,毕竟上层的政策才下来,等真正实施下去还是需要一定时间的,而且陆见也知道等到1979年4月的时候花国就会开始设立经济特区,哪里才是他们这些外商的机会。
    陆见也知道每一项政策都是有利有弊的,包括这些引进外资的政策,他们带来了资金、技术、管理模式等等,但也带来了污染、打击了那些国营企业,加速了不少企业的破产。但只有竞争才能让花国发展得更好。
    不过陆振团还是有同陆见说了不好事情,他有意在郑陆大队的陆家找一些有天赋的孩子去给他帮忙,他已经打算好了,时候应该会在G省那边成立自己的公司。只不过他毕竟是M国人,大部分产业都在M国那边,以后肯定还是大部分时间在M国那边的,所以他需要有人在花国这边给他帮忙,当然这些人最好是陆家人,这也算是陆振团是对陆家那边的帮助的。
    陆见倒是没有发表意见,直接一个电话打给了陆父,陆父也将陆二叔给叫了过来,三人在电话里面简单商量了一下,陆见对下面的那些侄子都不怎么了解。他倒是觉得自己四哥比较适合去外面闯荡做生意,他上面的三个哥哥都是农村人,性子都比较闷,并没有什么魄力和开创力,一辈子也就只是合适在自己一亩三分地努力了。
    陆见四哥则是不一样,他这些年一直在各大城市里面跑动,倒是见识不浅,遇到的事情也不少,对各方面的事情都有些了解,倒是比较适合去给陆振团帮忙。
    陆见的看法和陆父还有陆二叔的想法是差不多的,陆见二叔也就一个儿子陆建和,他已经是陆父定下来的接班人了,以后只要带领郑陆大队发展的,自然不能离开。陆家的第三代又太少小了,陆父的两个长孙还在读书,出来之后也有可能是国家干部,他们选择的专业也不是经济方面的。所以现在合适的人也就只有陆见四哥了。
    当然这件事不是他们定下来还是要看陆振团和陆见四哥的,他们也就只是说一下罢了。陆父会提前问一下陆见四哥的意见,而陆振团这边陆见也会和他说一下。
    元旦的时候陆见他们跑去光学研究所参加了光刻机还有蚀刻机的项目组的会议,会议上人很多,他们计算机研究所领头的是霍所长,他们这次也是要出不少力的,不过这次研究主要出力的人还是光学研究所这边的人,陆见他们主要负责的是控制程序这一块。
    会议开得非常热闹,才进行没多久就有人吵起来了,不过他们说的都是光学相关的技术,和陆见他们的没有很大关系,跟着陆见过来的不少人都有些听不懂。陆见之前看过不少光学相关的书,倒是差不多能听懂,但如果让他说出个什么来的话就完全不行了。只能耐心仔细的听着,毕竟这是一个项目组,不少研究都是有联系的,多一些了解对后面的研究也有好处,会让他们设置的控制程序更合适。
    第262章
    光刻机的研究要比蚀刻机复杂多了,所以这个研究的重心还是放在光刻机的研究上面的。
    这一次光学研究所的目标还是非常大了,想直接将步进扫描投影曝光机,准备将集成电路图形的线宽缩小到0.35μm的节点。波长能达到193nm,光学光刻分辨率争取能达到70nm的极限,目标很宏大,自然需要的时间也不少。
    限制芯片大小的主要关机就是在于光刻系统能获得的分辨率有关,而提升分辨率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减小照射光源的波长,因此这个项目的关键就是开发和寻找新型的短波长的光源,研究不同的光源本来就是光学研究所的重要任务,所以这一次他们项目的重点也就是找到只有193nm甚至是要比这个数字更短的光源。
    而这项任务除了本身的研究实力,大量的实验之外,自然还需要不少运气了,陆见倒是记得光刻机的几种光源,大概是激光、紫外光、深紫外光,还有极紫外光,而极紫外光是后世最先进的光源技术,只可惜陆见也就知道些名字,前世的时候并不是很了解,他近段时间倒是补充了不少光学知识,但是后面这些光源不是还没有被研发出来,就是应用方面还有很多问题,所以现在的光刻机使用的还是激光。
    陆见坐在霍所长的边上,耳中听着那些人的话,一边的霍所长也听得有些无聊,现在还没有提到他们的部分,他不像陆见一般,这次过来的原因主要就是因为这个是三个单位的合作项目,他过来算是重视,具体任务还是交给陆见他们去做的,所以他就只是听着。他本来的位置不在陆见这边,是他强烈要求才做过来的,按他的说法反正我都没有什么话要说,哪里需要坐这么后面。
    不过一边的陆见倒是一直在记着笔记,趁着中场休息的时候霍所长抢过陆见的笔记本,仔细看了起来,还真是有模有样啊。他不由得啧啧两声,有些感兴趣地说:“这个笔记记得挺详细的啊?”
    陆见被他抢了笔记本也不着急,将钢笔收好,笑着对他道:“他们说得挺好的,能学到不少东西。”
    霍所长看了一会,“你这笔记里面的记得东西都是关键要点,看来之前做过不少功课啊?”
    陆见也没隐瞒,“这不是要研究光刻机嘛,这个项目关键是光源,所以我就多了解了一些。”
    霍所长总觉得似乎有些不对劲,正准备说话,突然就有一个走到他后面将他手中的笔记本给抢了过去,霍所长和陆见回头望过去,却是一个头发发白的老人,他有些矮,不,应该说很矮,背有些驼,看着只有一米六的样子,不过身上的气势倒是挺足的。真是会议一开始在台上说话的光学研究所所长,莫季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