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4页

作品:《别闹,搞基建呢

    三种可能:
    第一,巧合,小老虎的正气和楚钧的正巧非常相似,而因为一个是残留,一个极其微弱,自己无法精准判断,所以才认为两者一致。
    第二,小老虎与楚钧有某种潜在的联系,甚至自己一开始遇见它就与此有关,这样就可以说通为什么小奶虎会出现在卓阳府中,而且两者有着相似的气息。
    第三种,今天那股气息不是小老虎的,而是楚钧的,楚钧已经来到了楚州府。
    童冉的呼吸不自觉间变得急促,除了爱吃醋的特点,他还是第一次把小老虎和楚钧联系起来,而且竟然似乎还很有道理?
    很符合逻辑。
    除了一点,一头小奶虎是怎么修炼出正气的?吸收天地日月精华?
    小老虎趴在床上,四肢曲起收在身下,脑袋靠在童冉的手臂上,小身子一起一伏,呼呼睡得很香。
    怎么可能?童冉失笑,如往常习惯的那样,亲亲小老虎毛茸茸的脑袋。
    至于第三种可能,童冉不太认可,以楚钧的脾性,如果已经到了楚州府,不可能只通过玉佩联络,而是早就上门堵人了。
    今天是中秋,仅次于除夕的重大日子,他不会……也不能离开京城。
    至于其他两种可能,他倒是可以找机会试一试。
    童冉收起手臂,让小老虎更加靠近自己,他原以为自己会失眠,可靠在暖呼呼的小老虎身边,很快就睡了过去。
    中秋之后,天越来越冷,各地的防寒工作也迅速组织起来。童冉让依旧任小锅县县令的高卓配合顾岚,梳理了小锅县此前防寒的各项措施,整理成文书后分发各地,以做参考。
    童冉给予都南道各地的指令是,全都南道今年因饥寒而死的人,不能超过十个。
    这在当前的大成简直是天方夜谭,大家都习惯了每到冬日都会有许多人饿死、冻死,即使到了春天,也还是会有大量因青黄不接而饿死的人口。
    指令下发当天,童冉就感知到无数人在骂他。
    这是升上天阶后感知力加强的缘故,他无法准确知道是谁,毕竟人太多了,但那些针对他的暴躁倒是很清晰明了。
    下头官员忙得团团转的时候,童冉也没有闲着,亲自坐镇指挥。他的指标是下达给手下官员的,更是下给自己的。
    “崽崽,去把我外套拿来。”童冉埋头写文书,一手狂草已经炉火纯青。
    小老虎看了眼他冻红的右手,还有明明坐着却不停抖动企图取暖的身体,放弃了装糊涂的打算,敏捷地跳下书桌,叼住他的外套,艰难地拖过来。
    “呜呜!”小老虎叼着外套过来,抬爪子挠挠他。
    “谢谢。”童冉道,拿起外衣披上。
    因为要亲自到楚州府郊外和附近村县了解情况,童冉并不在巡抚衙门,而是下属某县的衙门里。也不知道是出了什么纰漏,巡抚房里的炭火已经灭了,也不见人来补,童冉更是一心在写什么东西,浑不在意。
    “呜哇呜哇!”小老虎跑到炭盆边上,毛爪子拍拍已经熄灭的炭盆,一边冲童冉叫唤。
    童冉这才抬头,而后恍然道:“难怪这么冷。”
    童冉叫人来补炭火,屋子里很快暖和起来,之后又两批官员进来议事,一切如常。
    近黄昏的时候,小老虎睡下回宫批折子,童冉放下笔,手臂上往上伸展,活动了一下僵硬的肩膀和背脊。
    早上不叫人补炭火是他故意的,就是为了看小老虎的反应。
    他让小崽子拿衣物,用的就是跟人说话的方式,小崽子一开始明显打算装作听不懂,他也差点被骗过去,后来不知怎的,任劳任怨去给他叼了外袍来。
    因为小老虎实在太小,拖着袍子举步维艰,把那贡缎做的外袍拖了一路,不过它很聪明,精准地避开了容易绊倒的角度,最终准确把外袍叼给了童冉。
    小崽子自从跟了他,不说锦衣玉食,那也是吃穿不愁的,童冉也没特别训练过它,之前那堪比杂技的技能显然不该是它能掌握的。
    以前童冉没有怀疑,一直当自家崽崽很聪明,与众不同,可一旦开始怀疑,只觉得这头老虎哪儿哪儿都不对。
    现在,能听得懂人言这一点,童冉已经彻底确认了。
    小崽子真的是一头拥有高阶正气的小老虎精?现在的妖怪都这么可爱了吗?撒娇卖萌的本事简直炉火纯青,连撒泼的时候都那么可爱。
    那么,这样一头小老虎精,为什么拥有跟楚钧类似的气息?
    他养的?
    童冉捏住玉佩,不知该不该找楚钧确认。
    这事有一定的风险,万一跟楚钧没关系,或者他不知道,而小老虎的特殊暴露了,楚钧可能会瞎紧张一通然后把崽崽抱走。
    自家崽崽虽然可能是小老虎精,但它冒着被拆穿的风险也要替自己拿外袍,童冉可不舍得把它送走。还是等小老虎醒来后先审问一下它好了。
    怎么问呢?
    自己都舍不得凶它。
    童冉有点苦恼。
    小老虎一直没醒。提刑按察使司宋规那里来报,楚州府有人恶意炒作棉衣的价格,童冉来不及等小老虎醒来,吩咐了冬青守着,自己则带着桑乐和袁三去了提刑按察使司。
    展开抗寒行动前,童冉已经命令金河监的棉花厂囤积过冬的衣物被褥,又以接近成本的价格从楚霜这里购买了一批,这批衣物在中秋后陆续投放都南道各地,以极低廉的价格卖给没有壮劳力、或有残疾人的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