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4页

作品:《盘秦

    扶苏随着仆僮入内,很快见到坐在那看书的韩非。
    看到扶苏,韩非放下手里的书起身相迎。
    两人相对而坐,扶苏关切地询问韩非这边可有什么缺的,韩非摇摇头。
    自从韩国降秦,他越发地沉默了,整个人也清瘦消沉,外物如何他并不关心,炭火够不够暖和、饭菜够不够美味,他都无心关注,反正饿不死冻不死就行了。
    外面又簌簌地下起了雪。
    扶苏也沉默下来,安静地坐在韩非对面。
    他虽曾有过与别人不一样的际遇,如今也不过是凡人一个,正是因为要重新面对生命的渺小与短暂,他才会开始思考到底该如何将这短短几十年可以做些什么、做到什么程度。
    有些困惑与彷徨,他不知道该和谁说,更不知该向谁请教。
    他会临时起意绕来寻韩非,不过是想起韩非写过的那些文章,想到韩非这里听听韩非的一些见解而已。只是韩非现在的状态,明显不适合聊这样的话题。
    扶苏喝完一盏茶,搁下茶盏对韩非说:“打扰先生了。”
    扶苏正要起身离开,韩非开口问道:“你可是有什么疑惑?”
    扶苏一顿,又坐了回去,见韩非抬眼望向自己,又想起初见时韩非的翩然风姿。他在心里叹了口气,还是把自己最近在思考的事告诉韩非,天下虽未定,但隐隐已经有了一统之势。
    打天下只需要举国上下拧作一团,一鼓作气打过去就好,可打完之后呢?如果大秦成为天下唯一的主人,要怎么样才能不重蹈周王朝覆辙,真正做到百官各司其职、百工各执其业,天下百姓安居乐业、再无动乱?
    韩非听完扶苏的话,静默许久。
    这个命题太大了,哪怕他是研究了一辈子的法家专著,也没法给出太好的答案。
    站在国君的角度,想要牢牢地掌控整个国家,自然是尽量把所有权利都抓在手里,谁听话就分谁一点,谁不听话就予以严厉的惩处,平时要提防所有有可能钻空子的家伙,包括但不限于枕边的女人、身边伺候的人、皇亲国戚、朝廷官员等等。
    总之,把所有人都当做工具来使,按照严格的律法来限制所有人的行动,永远不被任何人蛊惑,是当一国之君的基本素养。
    如果从这个角度出发来拟定一个新制度,在英明的国君领导下国君当然会蒸蒸日上。
    但是,扶苏已经发现了这套制度的问题所在:没有人能保证每一任君主都是英明的。
    哪怕是同一位君主,也无法保证他年轻时英明神武,老了以后也英明神武。
    这样一来,这套站在君王集权角度拟定出来制度出现了最大的漏洞:君王本人或者他身边那些居心叵测的人利用这种集权来扰乱整个国家的秩序。
    韩非有分析过这些问题,但也只是劝君王提高为君素质,注意警惕别被身边的人狐假虎威干坏事。
    韩非说道:“世上本就没有万全之法。”
    哪怕是有,就嬴政那脾气也不可能采纳的,嬴政本质上是个十分专横的人,你说他爱听的他肯定能听进去,说他不爱听的他压根不会认可,哪怕你绞尽脑汁往十条建议里塞三两条私货,他也会精准地给你挑出来,欣然采纳剩下几条。
    世上估计没有愿意往自己身上套枷锁的君王。
    主强臣就弱,主弱臣就强,这本就是必然的事,想要靠某种制度让两者始终维持在平衡状态根本不可能。
    不过,韩非还是给了扶苏一些建议,替扶苏完善他和嬴政提过的那一套职官制度。
    到一统天下之日,正是官制革新的最佳时机。
    秦国这些年来一直用的是郡县制,倘若将来秦国真的能一统天下,估计也会全面推行郡县制。
    用郡县制治理这么大一个国家,而不是靠分封让宗室子弟、世家大族来完成对地方上统治,前面是没有经验可以借鉴的。要是从一开始就能拿出一套更完善、更高效的职官制度来搭配郡县制,即使仍是不可能做到一劳永逸,至少可以避免许多问题发生。
    扶苏在韩非住处待了许久,直至外面雪略小了些,他才带着刚才记录下来的一叠文稿离开了韩非住处。他带着文稿回到家中,却发现竹熊们趴在院门边探头探脑,像是在等着他回来。
    扶苏迈步入内,挨个揉了揉它们的脑袋,它们便齐齐领着他往书房那边走。
    扶苏迈步入内,发现屋里已经烧起了火炉,看着十分暖和。在他们以前常聚在一起看书的横塌上,坐着个熟悉的身影,竟是随着李由去了渔阳县的张良。
    张良见扶苏回来了,往他杯里斟了杯热茶。
    扶苏算是明白竹熊们要告诉他什么了。他坐到自己常坐的位置上,惊讶地问张良:“怎么回来了?”
    张良说道:“我这样的人,还是不太适合管事,留在渔阳还不如回来读读书,给你出出主意。”
    他和扶苏说起渔阳郡的情况,一开始他们三人倒是配合得挺不错,不过等事情步上正轨,他就有点散漫了,手里的事基本扔给底下的人去忙活,李由对他这种做法有些看不过眼,觉得他在偷奸耍滑。
    张良觉得李由是榆木疙瘩,安排别人做事怎么就不是做事了。
    陈平夹在中间挺难办,一天天的,明明还是个少年郎,头发都要愁没了。开春他跑齐国去闲晃,就是觉得和李由道不同不相为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