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5页

作品:《穿成瞎眼反派他前妻[穿书]

    余莞也笑着调侃:“我们家两个呢,你们一人一个也够了。”
    再后来,两个小王子长开了,样子越来越清秀,也不如刚生下来那般丑了。
    姚熙越看越开心,也开始不自觉的朋友圈晒娃。
    孩子睡觉的时候,他要拍照。孩子冲着他笑了,他也要拍小视频。
    最后,还是叶一伦最先受不了找姚熙单聊:“你够了啊,你自己数数,你今天光发你们家两孩子的小视频,就发了十条。而且这十个视频,我都没看出啥区别,除了背景音乐不一样之外,其余的都一样!你再这么刷屏,我要屏蔽你朋友圈了。”
    姚熙回复:“其实半年前,我就已经屏蔽你朋友圈了。”
    叶一伦:“……”
    作者有话要说:  宝宝番,还没结束,还有幼儿园日常。
    第095章 番外4宝宝
    话说, 余莞刚生下姚锐和姚硕的时候,两臭小子长得皱皱巴巴的, 看起来很丑。
    只有姚熙睁眼说瞎话,跟那新打电话道:“我老婆生了,两帅小子。”
    后来,当姚锐和姚硕满周岁的时候, 两臭小子便已经长开了。
    尤其是这两臭小子那双眼睛, 简直跟余莞如出一辙。
    老大姚锐看起来更老实一些,总是窝在角落里, 给个玩具都能自己琢磨半天。老二姚硕就顽皮了一点,看起来也比老大健壮了不少, 也比老大先会走路。
    两孩子满周岁之后,余莞复工。
    复出后的第一部 电影,还是华导的。
    只不过这一次, 余莞不是主角,她在里面演了女主的姐姐。
    戏份不多,拍了半个月余莞就杀青了。
    她之所以接这个电影,一来是为了华导,二来也是为复出做准备。
    何况, 戏份少的话, 她也可以早早完成工作,回家带孩子。
    姚熙是个精细的,如果把两个娃都丢给保姆照顾,他不放心。有些时候, 他还上网看一些新闻,看完新闻之后,就会做梦说有保姆虐待孩子。
    实际上,余莞请来的这两个保姆,性子都比较沉稳,不会有姚熙说的这种情况。
    可是姚熙还是不放心,余莞不在家的时候,他就亲自带着娃去公司照顾着。
    听那新说,姚熙还亲自给两个孩子冲奶粉。有的时候这边开着会呢,那边孩子哭了,他得赶紧先顾着孩子,孩子不哭了,他才继续回去开会。
    毕竟是老板,公司的员工都迁就着他,谁也不敢有异议。
    余莞自打生产之后,总是感觉有些疲累,身体状态也不如之前好。所以姚熙一边照顾着老婆,一边照顾着孩子,日子非常充实。
    后来,姚锐和姚硕三岁了,余莞出去拍电影,也是姚熙一手带着一个。
    余莞杀青的时候,一家四口回B市,下飞机的时候,还被媒体拍到了。
    照片上,余莞看着手机在前面美美地走着,姚熙则是一手拽一个娃,身后的工作人员则是帮他们拎行李箱。
    大多数网友对这件事的评价是余莞被姚总宠成了公主。
    当然,也有不和谐的声音,认为余莞对孩子不负责。
    后来,有一次颁奖晚会结束之后,还有记者采访姚熙,问他,有个别网友认为余莞只顾着忙事业玩手机,把孩子丢给老公看着这件事,问姚熙怎么看?
    姚熙冷脸瞪了那个记者一眼:“干你什么事?再说,谁说我老婆不管孩子了?我们家里怎么生活,还需要时时刻刻跟你报备吗?”
    记者被怼的哑口无言,网友也直呼过瘾,还有不少人都说羡慕余莞,嫁了个好老公。
    后来,姚锐和姚硕长大了,开始上幼儿园了。
    他们也不再那么粘爸爸妈妈了,放学回家之后,还会偷偷关起门来嘀咕。
    余莞和姚熙抵不住好奇,便经常会偷偷扒在门边听他们两个说话。
    姚锐冲着姚硕道:“你今天是不是又给那美弄哭了?”
    姚硕摊了摊手道:“该我什么事啊?是她非要喂我吃东西,我不喜欢吃,就推了她一把,谁知道她就倒了。”
    姚锐像个小大人,开始教训起姚硕来:“你要不要脸啊,明明就是你的错。那美是女孩子,你该让着她点。”
    姚硕一脸无奈:“我怎么不要脸了啊?为什么要让着她啊?她比我大一岁,她上大班,我在小班,我一个小班的,凭什么让着上大班的?”
    “她在不在大班,她都是女孩子,你都该让着她,她今天哭的可伤心了,都怨你。”
    姚硕瞪了姚锐一眼:“哭的伤心不好吗?你正好去安慰她。别以为我不知道你喜欢那美!”
    余莞听到这,瞪大了眼睛看了姚熙一眼,姚熙嘘了一声,示意她别出声,继续听。
    姚锐气得不行,直接指着姚硕道:“我警告你,你再敢推那美,我对你不客气!”
    姚硕也道:“好像你打得过我似得。再说,我也是不明白,幼儿园里那么多小女生喜欢我们,你为什么非喜欢大班的那美啊?你不嫌弃她老吗?”
    姚锐道:“你有什么病?她那么小,哪里老?”
    姚硕一本正经道:“比我大的,哪怕一个月,我都嫌弃老。我要赶紧上小学,我喜欢嫩的。”
    “渣男!”姚锐骂道。
    姚硕瞪了他一眼:“你不是渣男,你痴情,祝你早日追上那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