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七十六章 元禄琉祸(20)摘录
作品:《永历之后》 本章文字如无注解,均摘自海口伯王鼎自传《从丐儿到海峡总督》。
王鼎,字定九,致仕前官至辅政大臣、少傅,爵海口伯。
文安公(鼎谥文安)少时流离失所,于闽地某处为丐,大约前清康熙24年为福建商船带来台北,入孤儿所习业。台北松柏高等小学毕业后,入台北海关学校通事培训班,肄业后调南萨摩厅倭语通事,元禄征倭期间调大都督府大都督三等秘书。
文安公七旬身退,著回忆录一部,亲述参与国朝初建之史,其中尤以参与两次征倭、特命波斯全权大使和海峡省初建三段,为史学界所重。《从丐儿到海峡总督》有两个不同版本,本文选用为文安公身后,公嫡孙刻印之完整版。
……………………………………
从八月底开始,余跟随萨摩守备团在萨摩国大口郡,也就是今天的南樟县刺雾山乡附近布防。当时九州岛上情况极为复杂,大量流民、盗匪四处流窜。守备团在那里建了一条接近四十里的警戒线,阻挡盗匪南下,余的任务是协助甄别流民。
九月十九日,余永远忘不了的日子,一位基干民兵骑马找到大营,让余立即到山川港报道。那时候余还不会骑马,实在没办法,厅尉从守备团借了一匹牡马,几个人把余绑在马背上,由那个民兵带着一路赶过去。
厅令蔡君在厅公所门口亲迎,他说的第一句话是‘小老弟,恭喜恭喜!赶紧收拾东西,都督府调你做大都督秘书,今日就走。’
余无法用语言描述当时心情,幸福、雀跃、震惊、忐忑、凡次等等,不一而足。
可惜的是,到底是哪位贵人推荐,或者是余的倭语真好得入到大都督耳中,此生大约无法得知了。不管怎么说,跟在大都督身后的这九年,是余有生以来,最幸运,最充实的九年。
……………………………………
大都督高瞻远瞩,每放言必中。待人以诚,视民极厚。
乙亥年(1695年)正旦日,余等随大都督登船贺春,一日登战舰二,巡航船三,运输船三,民船七。都督逢人必贺新年好,手赠红包一,至夜已不能言,手足颤栗。
余与幕府诸君喂伊蜂蜜水,二等秘书甄君粗通推拿之术,为都督推拿过窍,大都督口不能语,逐个环抱吾等感谢,一室皆泣。
…………………………………………
大概就是那日在海上吹风吹的太狠,王浩病了,第二天开始发高烧,说不上神志不清,但指挥作战已经不可能。
船上有随军医师,六七个最好的医生齐聚旗舰镇守府号会诊,最后得出结论心力操劳过甚,受凉风寒。
这没办法,只能服药静养,可是战时又不允许。恰恰此时参军司没有司官,只有司官同知陈新主持工作,陈上校军中资历还是太轻,只能临时指定台北旅旅将陈侃主持全军军务。
大抵从炮击鸟取城,一直到品川大会战,真正指挥的是陈侃为主将,陈新为副。
淡水商报上所谓‘大都督未着冠,气色红润,声如洪钟’云云,不过是为了宽百万国人之心罢了,岂止对国内,就是对军里,统兵大帅重病卧床也是第一机密,除了镇守府号上的部分水手,医生,别的船上也大抵只有三位旅将和参军司、军法司几位同知官知晓。
品川会战的时候,王浩依然极度虚弱,但他不能不登台。数万战兵在看着那个台子,十万敌人在看着那个台子,于是
……………………………………………
‘大都督着战兵中将服、着八瓣紫金高盔,披玄狐大氅立高台上。战未几身体微抖,余此时立台阶下,立奔台上。’
……………………………………………
关东平原上冬季的东北季风实在太凶了,王浩的身体扛不住。站在高台上没多久,他的身体几乎没有知觉,只能拼命拿双手抓住栏杆用力握住。
指挥台上所有人都在忙着观察敌情,发布命令,最后还是台下秘书王鼎细心。此君乃是通事秘书,年纪又小,战事如何他也完全看不懂,既然看不懂他就一直仰头看着高台。
十几个军官七手八脚簇拥在大都督身边,高台下有三个骠骑兵中队,由军法司同知周正忠带队。
台上乱了,远处看不见,这几队骑兵却看的清清楚楚。寒风中,周正忠上校浑身已经被汗湿透。这是十几万人的大合战,王浩倒下,琉军就败了。
他拔刀在手“有敢喧哗者,立斩!”
“不要把我放下,马上把我立起来,让战兵都能看到我。”
王浩没有失去知觉,他知道自己绝不能倒下,哪怕坐着都不行,必须要让全军看到台上一切正常。
两个参军司最强壮的参谋蹲在地上,每人抱紧王浩一条大腿,把他稳稳的顶在半空中,五六个军官也包括王鼎簇拥在他身后成半圆形,每人用身体托在他身后,王浩就在这张人肉沙发上看完整场战争,其间他总共只说了四个字。
琉军大阵排的是有问题的。高级将领们都存着消耗友军的心思,所以三只伪军全部被顶在三阵最前面。
也是因为参军司做计划时候轻敌了,虽然倭人近十万,但其中真正有训练,有正常战力的只有旗本铁骑和各大名驻江户办联军,其他所谓浪人队、竹枪大阵不外乎酱油客而已。
谁想到,人家倭人也是真正下了狠手的,若年寄榊原政邦郑重宣布,此战若胜,立功的浪人全部收归幕府武士。武士在倭国那是统治阶级,这条件比大都督府宣布的奴兵战后有功者立即转国人效果还要好!
疯了一样的各支浪人队毫无阵法,就这么一股股的朝着对面冲,既不要战线,也不要命。
仗打到中午的时候,右军配属的火炮大多过热,一大股浪人借着这个空隙冲上来和义勇队白兵。
义勇队后面是台北旅第一、第二两个战兵团。他们被前面伪军挡住,既不能发枪助阵,也无法越过混乱的友军刺刀白刃。偏偏陈侃又在指挥台上指挥全军,临阵的副将没有及时下达右军白刃的命令。
实际上最有效的办法是后队两个战兵团发起白刃冲锋,把前面被打的乱窜的伪军、没有战阵的浪人全部刺杀。
王浩在懵懂中喊了两个字“坏了!”
其实也糟不到哪里去,对面浪人队穿过两里的战线跑过来白兵,拼的就是一股气,这批最敢战的士兵死光,后面又投不进来援军,战线大概率还是能恢复的。
关键时候还是中军大将,台中旅旅将何英决策快,他亲率中军总预备队,台中旅战兵第六团从中军侧翼进行反冲锋,干净利索的打垮了这支浪人队。
第六团,原基隆团老底子部队,战后获得征倭一役最高荣誉“江户”,台中旅获得勋号“江户旅”。何英获战役头功。战后合并本次征倭各战之功,何准将竟然无勋可匹,最后大都督亲自拍板,授予‘二等卓越勋’,从此卓越勋对军人开放。
插一句不闲的话,从台湾初创,一直到国朝数百年,卓越勋一直是头等勋,排名第二的勋位,除了国勋,再没有任何勋章超过它的荣誉。
建国后,卓越勋获颁‘朝阳满星金绶带’,军中俗称“金带子”。
卓越勋在军中又被称做“死勋”,大抵国☆军依夷人军法,战事完全不利,外无援军时允许投降,获颁卓越勋之校、将军官者,没有投降的先例,也就没有了投降的资格。
下午三时许,倭人大崩溃,王大人躺在人肉沙发上又嘟囔了一句“赢了。”
他可以倒下了,剩下的事情,数万战兵会替他去做。
………………………………………………
大都督批评了陈帅(此处指陈侃)围城计划,伊认为太保守。此处余引用大都督原话,事后看没人能比大都督洞悉倭人。
“倭人崇强欺弱,这性格已经刻进骨子里。今年的仗已经打完了,倭人不会巷战的。大胆围城吧,把奴隶全部动员起来,合适东西通通往家里搬。”
大都督具有非凡的洞察、判断力,在余五十多年政治生活中所仅见。不止倭人,他能精准判断荷兰、西班牙等泰西不同国家行事风格,甚至能凭只言片语判断缅人、泰米尔、波斯等异族。余担任波斯特命全权大使时,遇到过同样经历。
大约和谈开始几天后,某一次大都督和余等闲聊,伊还说过这样一段话“只要把武士阶层摧毁,我国可以毫不费力的管理倭国百姓。”
侍从武官林君稍有疑义,他提出不管在九州,还是四国、和歌山、大阪等地,实际上我军遇到的抵抗都很激烈,哪怕手无寸铁的平民,对征倭大军的态度都很漠然,或者也可以说很敌视。
大都督当时回答“有个很熟悉倭国的人告诉我,倭人是个奴性很重的民族,他们的底层百姓打从心底里渴望着被支配,特别希望被拥有强大武力的势力支配。我管这个叫受虐心理,所以我们今后要做的,就是尽量把倭国上层阶级全部清扫干净。”
大都督随行三位秘书,两位侍从武官中,军事秘书李君跟随大都督时间最久。私下里余等曾经询问过李君,都督所谓有人指的是哪位,李君对此同样一无所知,这成了一个永远的谜(注一)。
……………………………………………………
近代有学者著述,对文忠公(蔡彬谥号)在谈判中将四国还予倭国颇有微词,再此余要说句公道话,此事非文忠公本意,乃大都督亲口授意之。
原因有二,其一力所不逮,我国当时人力奇缺,建设九州一地已经捉襟见肘。其二我国当时很需要黄金,急需特需。所以蔡公当时和倭人谈判达成协议,准许倭人用黄金四十万两赎回九州的时候,大都督拍案叫好。
原话余已经记不大准,大概意思是让他们赎吧,四十万两金子那么好筹备吗,等他们赎回去,大约四国放在手里还没热乎,就要还回来的。
大都督对我国和倭人的总判断是和平来之不易,先这么走着吧,五年之内倭国大概就会忘记这次痛苦,到时候他们绝不希望继续被压在头上拉屎,没准两边还要再做过一场。
都督的原话,余记得清清楚楚“哪怕他们不挑事,最多五六年,咱们也要找茬再过来收拾他们一下,这帮倭人模仿能力非常强,放在那不管实在不放心。”
王文安公享寿九十有一岁,在他过世又二三十年时间里,很多建国时期的秘密被慢慢披露出来,包括倭国上皇的结局,也包括建国前后数十年间,我国黄金的秘密。
…………………………………………………
大都督签署合约共用鹅毛笔两只,其一书王字,其二书浩字。第二只笔都督亲手蹭余,其时还笑曰留着吧,将来没准成国宝呢。
余再此郑重承诺,余留此笔,乃告慰余对大都督哀思之情。余百年后,此笔当原样奉还国家,余之子孙为国无殊功,不当持此等国宝。
…………………………………………………
国宝‘大都督江户城签约’,乃意国威尼斯夷里维尔氏所绘,今藏东京大明宫中。画作中我国官员全部着前明文官官服,武将着陆海军大礼服,此为事实。
这也是余到大都督身边工作后,第一次看到大都督身着明国二品文官服,大约也是唯二看到大都督着明国文官服。
不止我国官员,当时被允许列席签字仪式的列国代表,也全部穿戴明国官员官服,这是按照大都督的军令。为此列国随军代表全部被授予客卿身份,计有
暹罗国驻台北大使帕汶耶革(帕是暹罗的伯爵),授银靑光禄大夫(从三品)
广南国丽阳侯、横山都统制胡勇,授护军(正三品)
不列颠东印度公司驻台北商馆馆长约翰萨尔斯顿,授太中大夫(正五品)
朝鲜国议政府兵曹正郎(正五品)崔晋肃,授太中大夫
荷兰东印度公司驻台北商馆书记官艾森,授朝散大夫(正七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