丞相他怀了龙种_第155章

作品:《丞相他怀了龙种

    丞相他怀了龙种 作者:小文旦

    群臣来到宣政殿,孟侜端坐在太师椅,膝盖上还盖着一条毛毯,季统领站在一旁。

    兵部尚书热情地跑过来寒暄,丞相大人出门一趟,把他女儿给劝回来了,马上就要和严镶家的大公子成亲。

    “孟相对小女真是恩重如山。”兵部尚书还没看清人就是作揖一拜,笑容灿烂。

    “本官也是凑巧认出,林大人无需挂怀。”孟侜谦虚,你要是知道当初我是放跑了两人,还会这么热情么?

    “庚帖已对,八字相合,喜日定在正月初八,届时请孟大人赏脸。”兵部尚书眼里放光,孟大人一眼就能认出林挽,是不是因为他喜欢这个长相呢,林挽还有个妹妹,眉眼如出一辙。

    兵部尚书满意地审视孟侜,将门之后,文武全才,皇帝跟前红人,要不是他行踪不定,媒人经常上门就扑个空,怎么可能还没娶妻。

    瞧瞧这宠辱不惊的气度,这修长匀称的……呃,兵部尚书猛地瞪大眼,孟侜盖的毛毯一偏,露出来一个至少六七个月的孕肚?

    怀孕了?

    兵部尚书恍恍惚惚地退回原位,其余人来得比他晚,没空上前和孟侜打招呼,自然也就没看见他的肚子。

    “上朝——”

    楚淮引示意孟侜不必行礼,挑了重要的事先商量了,然后话锋一转,道:“姜仪于今早抵达京城,此次大将军再破北狄,战功赫赫,诸位爱卿说说,朕该赏赐什么?”

    大将军的名衔足够响亮,再往上升,似乎也没什么空间,严镶提议:“陛下可赏赐将军府的家眷。”

    楚淮引的母后就是这么成为皇后的。

    有先例可循。

    然而将军府没有任何女眷,除了一只怀孕的小猫。

    “小玖,宣旨。”

    百官下跪,心想,陛下可能要给姜仪或者姜信孟侜一个驸马爷当当,良田美眷不在话下。

    “孟侜听旨——”

    大臣们听着听着,似乎内容不太对。

    “孟侜连平诸乱,经邦论道,治世之才,朕甚爱之……今册封孟侜为后,内外并举,崇嫡明统,以近贤臣,以奉宗庙,以明法度。”

    “臣接旨。”

    “这……”大臣们一头雾水,但在听到“崇嫡明统”时,心里一惊,急忙看向孟侜求证。

    此时孟侜已经站起来,隆起的小腹非常明显。

    难不成是……龙种?!

    原先想要反对的大臣,一下子息了声。

    难怪陛下一回朝就宣布男子可为正妻,强迫男女生子,数罪并罚。他们都以为是庆王犯的事太恶心,触及陛下底线,没想到还有这一层原因。现在朝野上下都承认男子可为正妻,他们再反对,就是朝令夕改,打自己的脸。

    陛下一直不肯立后纳妃,以国丧为由,一直拖着。大臣们着急万分,差点以死相逼,现在陛下说自己连孩子都有了,除了庆贺,还有什么理由反对?

    孟相这月份,怕是一回京就跟陛下好上了。这是什么精准独到的眼光和速度!孟大人这是押对宝了。

    大臣们看着孟侜的,眼光炽热,他们当初要是有这觉悟就好了。

    楚淮引生怕大臣里面藏着潜在的危险分子,不服圣旨,冲撞孟侜,从龙椅上面走下来,扶着孟侜,扫视群臣:“朕无后宫琐事可理,丞相之才不可埋没,特许孟侜,皇后和丞相两位兼任。”

    这是前所未有的情况,后宫前堂混为一体,孟侜都怕楚淮引说出来被打。

    然而陛下就是这么理直气壮,礼部侍郎弱弱说这有违祖制,有碍朝纲。陛下答,孟侜不理后宫,朕也不开后宫,专注前朝,两厢无碍。

    御史大人说皇后母家势大,万一外戚作乱,危及大魏江山,皇子或有难处。陛下答,将军府世代忠君,丞相从不结党营私,若诸位爱卿效忠魏楚,不听小人挑拨妄言,忠君立本,何患之有。

    “诸位是对朕和丞相不信任,还是对自己的立场有所动摇?”

    陛下舌战群儒,孟侜叹为观止。

    那你为什么每次会被本官气到?

    我难道不是讲道理的人?

    作者有话要说:

    注:封后圣旨有参考。

    第84章

    姜仪扶持北狄新王上位, 留了驻军扎在北狄王庭, 随后和贺渊一起回京。

    他沿路买了各种奇奇怪怪的小玩意给未出世的外甥孙,不管能不能用得上,统统买来装车。

    贺渊:“外甥开春才生,你买这个零嘴,到时都发霉了。”

    姜仪:“侜儿出生时我们都不在, 虽然晚了十几年,我还想给他补一份。”

    舅舅轻轻晃着手里的小摇鼓, 当初周氏说不定连这个都不肯给孟侜买。

    “来三十只。”姜仪对小摊老板道。

    他有两个外甥, 一个英年早逝, 一个即将生产, 他是舅舅,两个都不偏心。

    贺渊不知道姜仪为什么要买这么多,以为他喜欢孩子, 不禁提议道:“我们也生一个吧。”

    “如果你能生孩子, 我一定回北狄给他挣个皇位继承。”没有上进心只想赖着姜仪,贺渊难得野心勃勃。

    姜瑶当初瞒下孟侜脚心的印记, 说不定岳父岳母当初也这么干过。